白玉茶属于什么茶(白玉螺茶叶)
大白毫是白茶类。
大白毫产自云南思茅地区景谷乡海拔2千多米的古茶林,大白毫茶采于古茶树林中,饮用时清爽可口,祛除疲劳,帮助消化。经常饮用是养生健体,长期存放,越陈越香,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白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扩展资料:
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
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白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茶
白玉仙属于绿茶,不经过发酵,茶性偏寒,主产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初烘、辉锅等工序,制成的干茶洁白如玉,通体透白,滋味鲜醇甘甜,兰香馥郁。
白玉仙茶,发源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寺后一株千年古白茶,世间独有。此茶叶芽乳白淡黄冲泡后又呈白色,古称“白茶”、“仙茶”、“兰花茶”、现名——“白玉仙茶”,叶芽四季变化,春季玉白、夏秋粉紫、冬季转绿。
2008年春,浙江大学取样检测:氨基酸10.7%,酚氨比1.8,蛋白质15.1%,水溶性糖8.2%。自唐以来,该品种孤本自赏。直到近年才突破繁育难关,世人始得有幸尝此珍品。迄今已有1100余年的种植历史,是属于绿茶中的珍品。
白玉仙茶选用鲜叶为芽头肥大、叶张幼嫩,芽长于叶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制作分杀青、揉捻、初烘、辉锅等四道工序。鲜叶采回经适度摊青,投芽叶于铜锅内炒青,至适度时起锅,摊凉并轻轻揉搓,后用焙笼烘焙至八成以上干度,再入锅整形翻炒至足干。成茶条索紧密壮实,颗粒饱满;色泽翠绿光润,全芽披露;茶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之香气;汤色清澈明绿。
福建白茶属于轻发酵茶。
福建白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的品尝方法
1、观色:白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越显尊贵。
2、闻香:嫩香是大山坞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
3、赏奇:用95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切勿加盖,至三分钟后,观白茶舒展,还原呈玉白色,叶片莹薄透明,叶脉翠绿色,叶底完整均匀、成朵,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汤色嫩绿明亮,此时,白茶的独特性状达到至纯至美。
4、品评:待茶汤凉至可入口时,细细品味,滋味鲜爽,唇齿留香,进入最高境界。
5、添水:待茶汤饮至茶杯的三分之一时,添加开水再饮,一般冲饮三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