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无公害茶叶(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2024-04-11 23:58:36 倍司网

摘要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如何种植无公害茶叶这个问题,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种植无公害茶树需要注意什么随着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食品...

如何种植无公害茶叶(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如何种植无公害茶叶这个问题,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种植无公害茶树需要注意什么

随着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食品质量下降,消费者的观念与行为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茶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从有茶喝向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无公害茶的开发生产,符合了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卫生保健的消费意识。所以,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既是人民的生活需要,也是茶叶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关专家针对如何栽培无公害茶叶做了如下阐述:

一、选择适宜良种

建立无公害生产茶园,应选择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早芽、性状整齐等特征特性的国家级或省级优良品种,如:金观音、黄观音、龙井43。

二、严格选地

茶园建设之初应选择土壤肥力水平高、土层深厚、通气性能良好、土体中没有隔层、不积水、腐殖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而平衡、呈酸性或弱酸性,土壤卫生指标和重金属的含量不超标的山地。

三、园地规划

1、挖台:挖台面宽170~200cm,离梯内壁30cm挖沟,沟宽60cm,深50cm。自下而上开挖,表土回沟,生土压表。

2、建蓄水池:建立排水沟,园内有竹节沟(台面后沟)、蓄水池(水池深度不得浅于2米,大小在10立方米以上,内砌砖头或石头,水泥抹面)。

3、茶园道路建设:茶园中需设主道、支道和步道,并互相连接。主道是全园的交通要道,连接各个作业区、初制所和场部,道路宽6~7米,坡度5度以下。支道贯穿各片茶园,与主道和步道连通,宽3~4米,坡度8度以下。步道是茶园片块的分界线,又是茶园管理人员进出茶园的通道,宽15~2米,坡度10度以下。

4、茶园内防护林建设:机耕道边上栽种木荷或其他深根系常绿树种为宜;茶园内栽种杨梅桂花等树种,每亩茶园种植8株左右;山顶要有一定面积的涵养林,山腰要有一条防风固土的人工林,山脚要有一条防林带。

四、茶苗移栽

1、移栽时间:选择空气湿度大和土壤含水量高的10月至来年2月下旬。

2、合理密植:双行条栽:1、行距33~45cm,株距20~33cm,每穴栽1-2株,每亩栽2000~2500株。

3、移栽要领:移栽后要及时在离地15cm处保留1-2个分枝,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以减少水分蒸发;如遇大旱,要注意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成活率。

4、定型修剪:茶苗定植后,第一次修剪高度离地面15~20厘米,留1~2个分枝。第二次修剪在上次修剪一年后进行,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第3次修剪在第二次定剪一年后进行,在上次剪口上再提高10~15厘米。

五、抗旱、防冻

1、覆盖:茶园地面覆盖一般采用行间铺盖的形式,即选择稻草、枯草或其它作物秸秆,铺盖厚度在10cm左右,用量在1.5~2.5吨/亩。

2、肥培:冬季应给茶园施足基肥,春茶后适时追肥,以提高茶树的抗旱防旱能力。冬季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各种饼肥、农家肥。春季追肥应选用速效性的氮肥为主,并适当配施一些速效性的磷、钾肥。

六、病、虫害防治

1、合理进行化学防治。在病虫发生初期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茶树和天敌安全的农药品种并把农药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进行防治,绝对禁止在茶树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遵循交替轮换复配用药原则,并改进喷药技术和方法提高喷药效果。对茶小绿叶蝉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功夫乳油喷雾防治,对茶蚜可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对茶尺蠖可选用2.5%功夫乳油或2.5%天王星乳油喷雾防治,对茶叶蛾、刺蛾可选用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喷雾防治,对茶炭疽病、网饼病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2、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它防制剂等控制茶树病虫为害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如用白僵菌“871”防治茶丽纹象甲、茶毛虫,病毒“8010”防治茶毛虫,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椰园蚧,杀鳞精防治茶尺蠖,天霸防治茶小绿叶蝉,农抗101防治云纹叶枯病。对于白僵菌、韦伯虫座孢菌的使用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l)喷菌法。菌粉用水溶液稀释配成菌液,每毫升菌液至少含孢子1亿个,再用菌液喷雾;(2)喷粉。苗粉与2.5%敌百虫粉均匀混合,每克混合粉含活孢子至少1亿个,再喷施混合粉剂;(3)将病死的僵尸虫收集研磨,配成每毫升含活孢子至少1亿个(每100个虫尸加工后,兑水80-100公斤),再喷施。

3、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常用的诱杀器有PH-15型杀虫灯、粘虫板等。

无公害茶叶种植管理技术是什么

在茶园管理中,应尽可能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害虫的天敌与害虫同住蓝天,给一些有用的鸟类、益虫足够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甚至还可以提供一些食物或住所,在保持生态平衡稳定的前提下,使害虫在没有任何地方的情况下发展其天敌。

茶叶应选择高产、优质、适应性好、抗病虫害的品种,然后施用底肥。其次种植挖沟,沟内要施用足量的底肥或青草等有机肥,有机肥是茶园生长底肥的首选肥料。

选择无污染的水、空气和土壤,远离城市工业区、城镇、居民区以及车站、码头、道路等交通路线,避免有害物质污染。无公害茶园应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周边树木繁茂,生物多样性指数高,可持续生产能力强。

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适宜茶树生长。理化性质好,潜在肥力水平高。禁止污水灌溉,禁止生活垃圾、劣质肥料和成分不明的炉渣,及时清理茶园农用塑料薄膜,避免进入土壤。以茶树为主体,种植其他生物种群,合理布局,形成一定格局,实现种群间共生、群落互补。原来的单一茶园光、热、水、土壤肥力以及动植物种群、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获得最高的生物产量、生产力和抗逆境环境,为实现茶园生态无污染治理打下基础。

茶园经过4-5个月的雨雪,土壤已经固结,有的已经长出了草,而此时土壤温度较低,因此,在茶园开垦前,有利于松土,提高土壤温度,除草,减少水和养分的消耗,有利于促进春茶的早期萌发。除草一般在2月底3月初进行,深度以10-15cm为宜。为了使晚秋移栽的茶树幼苗安全过冬,常用的方法是覆草、不种草或覆草过少。

无公害茶叶如何种植栽培

【专家解答】

人们对茶叶的多样化、无害化、保健化要求日益强烈。对茶叶进行无公害栽培,可有效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既保证了茶叶出口和消费者的健康,又能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现将无公害茶叶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和抗病性强的品种。

二、严格选地:选择土壤、水源和大气未受工业三废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区域作为生产基地。

三、土壤管理

1、常规种植的1-3年生幼龄茶园,在行间种植豆科绿肥或饲料作物。

2、土壤深耕、锄草并以秸秆、草料、厩肥等有机物覆盖土表或浅施于土中,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环境。

3、对土壤肥沃松软、无杂草、树冠覆盖率高的茶园,应实行减耕或免耕。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四、施肥技术

1、追肥:经高温堆制及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等,开沟施入茶园。

2、基肥:采用有机农业系统生产的1-6个月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各类饼肥、绿肥、作物残体、泥炭、蒿秆、海草等以及经过堆制处理的食物和林业副产品。基肥应开沟深施。

3、叶面喷施有机肥,如叶芽萌动前后和嫩梢展叶时喷一次“天达2116”700-1000倍液。

五、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如及时采摘和修剪茶树,并把病虫枝带出茶园;适时锄草与耕作。

2、利用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

3、茶季结束后使用石硫合剂封园,以减少次年病虫的发生量,但石硫合剂不得在茶叶采收季节使用,其使用量不得使茶叶的铜含量超标。

六、水分管理

1、以保水为主,一般要求耕作层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在75%-90%,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发育。茶园土壤进行铺草覆盖,在路边地角建蓄水沟、池,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度等,以减少水分蒸发,涵养水分。

2、干旱严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降到70%以下时,应及时引水喷灌,其水质要求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倍司网 编辑,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联系q523084022,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3 倍司网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10044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