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浸剂和三氯化铁反应结果怎么样(茶水和硫酸亚铁混合有什么反应)

2024-01-06 15:07:30 倍司网

摘要流浸膏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媒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蒸去部分溶媒,调整浓度至规定的标准而制成的液体浸出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标准。若以水为溶媒的流...

茶叶浸剂和三氯化铁反应结果怎么样(茶水和硫酸亚铁混合有什么反应)

流浸膏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媒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蒸去部分溶媒,调整浓度至规定的标准而制成的液体浸出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标准。若以水为溶媒的流浸膏,应酌加20~50%量的乙醇作防腐剂,以利贮存。流浸育剂的应用,一般多作为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或其他制剂的原料,少数品种可直接供药用。

浸膏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媒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蒸去全部溶媒,浓缩成稠膏状或块、粉状的浸出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每1g浸膏剂相当于原药材2~5g。含有生物碱或含有确定的可以提出有效成分的浸膏剂,皆需经过含量测定后用稀释剂调整至规定的规格标准。

浸膏剂按其干燥程度可分为稠浸膏与干浸膏两种。稠浸膏是浸出液经低温浓缩至稠膏状的,含水量约为15~20%的制成品。干浸膏是浸出液浓缩成稠膏后蒸干,测定含量后,用淀粉、乳糖等稀释至规定的标准,制成干燥粉状的制品,其含水量约为5%。浸膏剂的优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体积小,不含浸出溶媒,可久贮,有效成分较流浸膏稳定。但其缺点是易吸潮或失水后硬化。

浸膏剂除少数直接用于患者外,一般多作为制备其他制剂的原料,如片剂、散剂、胶囊剂、冲剂、丸剂、颗粒剂等的原料。

A.流浸青剂的制备

流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多用渗漉法制备,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浸渍、渗漉、浓缩及调整含量四个步骤。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用低温浓缩成稠膏状与初漉液合并,搅匀。若有效成分已明确者,需作含量测定及含乙醇量测定;有效成分不明者只作含乙醇量测定,然后按测定结果将浸出浓缩液加适量溶媒稀释,或低温浓缩使其符合规定标准,静置24h以上,滤过,即得。

制备流浸膏时所用溶媒的数量,一般约为药材量的4~7倍。若原料中含有油脂者应先脱脂后再进行浸出。

B.浸膏剂的制备

浸膏剂和制备方法一般多采用渗漉法、煎煮法,有的也采用浸渍法或回流法。在实际生产时,应根据具体设备的条件的品种,选用浸出率高、耗能少、成本低、质量隹的方法为好。

(a)渗漉法:以一定浓度乙醇为溶媒时,常采用此法,可按前述渗漉法操作。收集的漉液浓缩成稠膏状者称为稠浸膏。如需制备干浸膏时,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浸出物的稠度增大,致使最后的溶媒不易挥散,且易造成过热现象而易引起成分分解或失败。因此,在干燥过程中应尽可能用真空低干燥,或喷雾干燥法,并应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为隹。

(b)煎煮法

(c)回流法

【答案】: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质量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全部溶剂,调整质量分数至规定标准所制成的膏状或粉状的固体制剂。流浸膏剂是一种液体制剂而浸膏剂是一种固体制剂;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有药材1g,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有药材2~5g。流浸膏剂常含有乙醇,浸膏剂不含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体积小,疗效确切。

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又称膏滋、滋膏剂。

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或煎出)有效成份,浓缩,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粉状或膏状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生药用适当溶剂浸出并经调整浓度的膏状制剂。有干浸膏和稠浸膏两类。

流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份,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多用渗漉法制备,其制备工艺流程为:浸渍→渗漉→浓缩→调整含量→成品。

通过以上定义,你可以看出,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

流浸膏剂和浸膏剂是指用溶剂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而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或煎出)有效成份。

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采取渗漉法提取有效成分。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倍司网 编辑,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联系q523084022,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3 倍司网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10044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