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茶一般是什么茶叶(蒸茶好还是泡茶好)
蒸茶器适合煮老白茶、黑茶、红茶和普洱茶等。
老白茶沉稳,蒸着喝不易丧失茶香、茶味,黑茶蒸着喝有利于凸显其陈香品质。而绿茶、黄茶不适合用蒸茶器,容易造成茶汤苦涩。
白茶可以分为新白茶和老白茶,新白茶适合泡着喝,而三年以上的老白茶可以用蒸茶器,因为老茶沉稳,不容易丧失茶香、茶味。红茶既适合冲泡饮用,也可以用蒸茶器来喝。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适合蒸着喝,蒸茶有利于凸显黑茶的陈香品质。普洱茶、柑普茶也都可以用蒸茶器。
煮茶的注意事项:
1、水温:对于泡过的老茶,再进行煮制时,适合用温水,用冷水煮出来的茶汤,味道会大打折扣,对于没有泡过的茶,先洗茶叶,再加冷水煮,更容易将茶煮开。
2、茶具:煮茶的茶具一定要干净,且煮茶壶不可太小,否则容易因水量少而产生困扰。煮茶时茶叶和水的比例要适宜,茶叶不可太多,因为要高温久煮,要时刻注意茶汤的平均。
3、时间:煮水的时候时间不要太长,以沸腾时候水泡的大小如鱼眼即可。煮茶的时间不宜太长,新茶一般煮2分钟左右,续水煮茶可以适当增加一两分钟。
蒸茶煮茶泡茶区别是饮用方式不同和茶与水的比例不同。
1、饮用方式的不同
蒸茶是水沸腾后将干茶叶放入蒸茶壶中,通过水蒸气来熏蒸放在茶漏里的茶叶,让干茶叶吸收水蒸气变柔软,慢慢的茶叶吸收水分会逐渐渗出茶叶内的物质来,形成点滴的茶水。而煮茶不同,现代工艺下的煮茶已经不像古时那么繁琐,只需将适量茶叶放进煮茶壶中饮用即可。
2、茶与水的比例不同
蒸茶出来的茶汤,芽叶较为完整,汤色透亮且较为干净,没有多少茶渣,但如果蒸茶的时候想要喝到更加浓厚的茶汤,那么就需要放入更多的干茶叶才行,比如400毫升的水则需要5克左右的干茶叶才行。
而相同的水量煮茶只需要放入3克左右的茶叶即可,超过这个茶叶量就会导致茶汤太浓,影响口感。这是由于煮茶的时候茶叶能够与沸水直接接触,从而够释放出更多的茶质。
茶
中国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
蒸茶不是茶,蒸茶是制作茶叶的工序之一,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气将茶蒸热,使梗、叶变软,以利压制成形。
蒸茶工具有灶、釜、甄、叉。其制作材料分别以土、铁、木、瓦、竹所制成。唐代茶叶生产从采摘茶叶到制成茶饼共有七道工序:“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蒸茶为第二道工序,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将茶蒸热,使梗、叶变软,以利压制成形。
“蒸茶”不等于“煮茶”,煮茶直接把茶叶放入器皿中水煮来喝的,而蒸茶却是利用蒸汽来蒸的,完全是两码事。但是,现代的蒸茶器一般都有煮茶的功能,两者是互用的。
扩展资料:
适合蒸茶的茶叶:
1、白茶适合蒸茶
属于微发酵茶,采用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为原料,经阳光晒干或文火烘干而成,其毫色银白,具有“绿妆素裹”的特征。白茶因加工时未经揉捻,故冲泡后叶片完整而舒展,茶香醇和,汤色清淡。白茶适用于古朴、自然的陶器茶具,可煎可泡。
2、黑茶适合蒸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因其采用的原料比较粗老,且加工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堆积发酵,故而陈香浓郁,滋味醇厚,茶汤多呈深褐色。黑茶可冲泡也可煎煮,用陶制茶具可利用茶具良好的吸附性消除一些茶叶发酵和存放时形成的杂味,使黑茶的陈香更为突出。此外,陶质茶具的粗犷、大气搭配黑茶,淳朴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陈韵。
3、红茶合蒸茶
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既适于冲泡,也适于煎、煮、蒸。红茶品饮有清饮和调饮之分。清饮,即不加任何调味品,使茶叶发挥应有的香味。清饮法适合于品饮工夫红茶,重在享受它的清香和醇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蒸茶
人民网-喻长根讲中国茶故事:蒸青绿茶怎么喝